AIGC助力创作者经济:打破算法依赖,实现个性化创作

AI资讯3个月前发布 xiaotongyan
2.7K 0

随着2024年的到来,许多创作者将其视为“全面拥抱人工智能”的起点。生成式人工智能(AIGC)逐渐融入从选题策划、需求分析、内容生产到营销分发、数据复盘的各个环节,成为专业创作者跨界合作的桥梁,也为更多人提供了通过兴趣和专长谋生的机会。

数字媒体赋予每个人表达的机会,从博客时代开始,文学、设计、音乐、摄影等领域的爱好者便能将自己的作品转化为影响力,并通过平台实现流量变现。然而,这一过程背后存在“1%法则”:仅有少数创作者能在平台的扶持下脱颖而出,成为价值分配的幸运儿。社交媒体平台虽然将内容创作变为一种可盈利的经济模式,但实际上更像是一场争夺注意力的游戏,平台算法往往导致赢家通吃。

平台与创作者的关系不对等

创作者如同长期租赁商场流动店铺的经营者,平台决定了访客的流量、停留时间和购买意愿。面对这种不对等的关系,如何激活剩下的99%创作者的潜力?AIGC产品的出现为创作者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。这些产品通常采用问答式交互,无需复杂的安装配置,降低了使用门槛,使得更多创作者能够受益。

AIGC的应用现状与前景

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,我国已有2.49亿人使用过AIGC产品,其中45.5%的用户将其作为办公助手。AIGC在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多模态信息的理解、融合与关联方面表现出色,能够帮助创作者将灵感迅速转化为实际内容。笔者多次尝试AIGC创作后发现,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掌握“提示词”技巧,可以借助其海量数据支持快速提升创作水平。

专业积累与AIGC的结合

尽管AIGC降低了创作门槛,但专业积累、审美和热情仍然至关重要。例如,擅长设计的创作者可以更准确地评估AIGC生成图像的质量,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试错。对于那些时间有限、资源不足的“腰部创作者”,AIGC可以帮助他们提高信息收集效率,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,降低重复性工作的成本。

AIGC推动跨领域协同创作

AIGC的发展不仅加快了迭代速度,还在学习人类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模拟灵感和顿悟,促进了跨领域的协同创作。当前市场上已涌现出多种基于AIGC的内容应用,如AI写作、AI设计、AI音乐、AI配音和AI视频等,初步形成了开放式的创新生态系统。这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跨界合作的机会,即使短期内无法改变与平台的不对等关系,也能借助AIGC拓展影响力。

创作者经济的未来趋势

高盛预测,创作者经济规模将从2023年的2500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4800亿美元。AIGC赋能创作者经济的关键在于去中心化的内容生产。根据凯文·凯利的“一千个粉丝”理论,成功的创作者只需数千个愿意为其创意买单的粉丝即可维持生计。如今,“Z世代”群体更倾向于为个性和热情买单,创作者只需找到适配自己的利基受众,并提供定制化服务,便能打破平台的“1%法则”,创造整体增量。

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

除了AIGC,区块链技术和NFT也为创作者经济提供了去中心化的生产、流通与消费支持。学者王亚楠和张颖铧指出,这将形成一个“以创作者趣缘圈层为驱动、按贡献自动分配的内容生产体系”。这意味着,创作者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创作方式,而不必依赖流量至上的算法,真正掌握自己的创作命运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