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,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,从辅助诊断到药物研发,其潜力不可忽视。然而,随着多家医疗机构引入AI大模型,“AI能否替代医生”成为热议话题。对此,多位专家表达了他们的看法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指出,尽管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展现出巨大潜力,但AI替代医生并不现实。他表示,AI可以协助医生处理一些事务性工作,从而缓解“看病难”的问题,但在现阶段,AI无法完全替代医生的角色。
AI医疗面临的挑战
甘华田强调,AI医疗的广泛应用面临诸多法律、伦理、安全和技术问题,亟需通过立法加以规范。他特别提到,AI没有处方权和医师执照,一旦发生医疗纠纷,责任归属难以界定。此外,AI医疗系统的算法漏洞可能对患者安全构成威胁,大量患者数据的使用也可能导致隐私泄露。
立法与监管的重要性
为确保AI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,甘华田建议国家立法机关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明确AI医疗的法律地位、使用边界、安全标准和伦理规范。具体措施包括制定人工智能医疗应用管理条例,修订执业医师法以明确医师在AI医疗中的作用、责任和地位。此外,还需建立分级责任体系、AI医疗监管与评估制度以及AI医疗标准体系,并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。
AI与医生的互补关系
全国人大代表、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吕国悦认为,AI主要承担数据分析、快速筛查、预测分析和标准化工作,而医生的核心价值在于复杂病例决策、人文关怀和伦理把控。因此,AI与医生之间是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。
基层医疗服务的升级
全国人大代表、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指出,AI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大城市医院,还可以惠及基层医疗机构。他举例说,四川凉山州的乡村诊所也可以使用DeepSeek大模型,未来AI技术将在更多乡村诊所普及。耿福能强调,医疗不仅是技术行为,更是情感交互的过程,基层医生在慢病管理和医患沟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他认为,AI技术与基层医生的协同发展将是基层医疗服务升级的重要方向。
综上所述,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,但仍需解决诸多问题。专家们普遍认为,AI与医生之间的互补关系将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,而不是简单地替代医生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相关文章
暂无评论...